页头菜单配置【勿删】

  • 注册

采用Autel Autonomy自主飞行技术,实现复杂环境下的全局路径规划、3D场景重建、自主绕障和返航;高精度视觉导航能力,使其在信号干扰强、信号遮挡、信号弱等复杂环境下,依然获得高精度、低延迟的导航定位进行稳定可靠飞行;业内首创A-Mesh组网技术,支持多设备自由组网,实现空地一体网络覆盖;“双目鱼眼视觉+毫米波雷达”的多源传感器融合感知技术,具备720°全方位感知和避障能力;EVO Max 4NZ V2集成长焦夜视相机、广角夜视相机、红外相机、激光测距仪和2颗近红外补光灯,专为夜间巡查、侦查作业而生,实现夜间350米范围内的人物识别,红外补光灯照亮距离最大达200米,为长焦夜视和广角夜视提供夜间作业的能力加持,满足长焦细节特征捕捉和广角大范围动态感知的全场景覆盖,无惧黑夜挑战。

720°全向避障

超强抗干扰

高精度视觉导航

A-Mesh自组网

双夜视相机

350米夜间识人

AI目标识别

电池热替换

15公里高清图传

42分钟持久续航

融光追影 各显所能

1/1.2英寸CMOS
800万有效像素
2.61-16倍数码变焦
147.3毫米等效焦距
ISO100-ISO100000
3840×2160@30fps最大视频分辨率
3840×2160照片尺寸
1/1.2英寸CMOS
800万有效像素
1-2.6倍数码变焦
53.9毫米等效焦距
ISO100-ISO100000
3840×2160@30fps最大视频分辨率
3840×2160照片尺寸
640*512分辨率
110毫米等效焦距
1-16倍数码变焦
-20℃至+150℃ / 0℃至+550℃测温范围
±3℃或读数的±3%测温精度
5-1200米测量范围
± (1米 + D×0.15%) 测量精度 *D为测量距离
8°视场角
200米照亮距离
30°视场角
50米照亮距离
长焦夜视相机
广角夜视相机
红外相机
激光测距仪
近红外补光灯¹
近红外补光灯²
1/1.2英寸CMOS
800万有效像素
2.61-16倍数码变焦
43.5毫米焦距
ISO最高100000
3840*2160 30P最大视频分辨率
3840*2160照片尺寸
1/1.2英寸CMOS
800万有效像素
1-2.6倍数码变焦
15.91毫米焦距
ISO最高100000
3840*2160 30P最大视频分辨率
3840*2160照片尺寸
640*512分辨率
25毫米焦距
1-16倍数码变焦
-20℃至+150℃ / 0℃至+550℃测温范围
±3℃或读数的±3%测温精度
5-1200米测量范围
± (1米 + D×0.15%) 测量精度 *D为测量距离
8°视场角
200米照亮距离
30°视场角
50米照亮距离

EVO Max 4NZ V2解决方案

EVO Max 4NZ V2解决方案

业务痛点:焦段受限
业务痛点:彩色夜视
业务痛点:玻璃穿透性
业务痛点:目标定位
业务痛点:团队协作
夜间作业看不见、认不清
EVO Max 4NZ V2搭载4K分辨率的长焦夜视和广角夜视相机,长焦夜视可识别350米处的人,清晰捕捉远距离目标体的丰富细节;广角夜视纵览大范围场景,全局动态尽在掌握。长焦夜视和广角夜视相辅相成,实现夜间安防监控、巡视巡查的全场景覆盖,无惧夜间作业挑战。
传统黑白夜视容易丢失信息特征
彩色夜视可进一步还原场景的真实色彩信息,相较黑白夜视能获取更直观、细节更丰富的影像画面,并有效提升信息辨识度。
红外相机穿透玻璃能力不足
打破传统红外热成像的性能限制,EVO Max 4NZ V2夜视相机可实现透过玻璃遮挡观察,车内或建筑内目标物的面貌特征亦能清晰可见。
夜间作业中的低光可见性问题
地面团队成员穿戴夜视眼镜后,可根据无人机激光测距仪对标记地打点发射的激光信号,获取精确的目标位置指引,快速指引位置信息并显著提升团队通信与作业效率。
公共安全中的标记和定位挑战
地面团队成员佩戴的信标、激光指示器同样可在公共安全场景中作为目标标记,使无人机有效辨别成员身份信息,提升团队成员定位精度和沟通协作效率。

EVO Max 4NZ V2解决方案

业务痛点1

夜间作业看不见、认不清

EVO Max 4NZ V2搭载4K分辨率的长焦夜视和广角夜视相机,长焦夜视可识别350米处的人,清晰捕捉远距离目标体的丰富细节;广角夜视纵览大范围场景,全局动态尽在掌握。长焦夜视和广角夜视相辅相成,实现夜间安防监控、巡视巡查的全场景覆盖,无惧夜间作业挑战。

业务痛点2

传统黑白夜视容易丢失信息特征

彩色夜视可进一步还原场景的真实色彩信息,相较黑白夜视能获取更直观、细节更丰富的影像画面,并有效提升信息辨识度。

业务痛点3

红外相机穿透玻璃能力不足

打破传统红外热成像的性能限制,EVO Max 4NZ V2夜视相机可实现透过玻璃遮挡观察,车内或建筑内目标物的面貌特征亦能清晰可见。

业务痛点5

夜间作业中的低光可见性问题

地面团队成员穿戴夜视眼镜后,可根据无人机激光测距仪对标记地打点发射的激光信号,获取精确的目标位置指引,快速指引位置信息并显著提升团队通信与作业效率。

业务痛点5

公共安全中的标记和定位挑战

地面团队成员佩戴的信标、激光指示器同样可在公共安全场景中作为目标标记,使无人机有效辨别成员身份信息,提升团队成员定位精度和沟通协作效率。

720°全向避障

“双目鱼眼视觉+毫米波雷达”的多源传感器融合感知技术,具备720°全方位感知和避障能力,不惧水面、高压电线等复杂作业环境;可穿透尘雾、雨雪,不受恶劣天气影响;纵使在夜间,也能保障飞行安全。

超强抗干扰 飞行更稳定

机身内置的飞控计算单元、GNSS接收模块和图传模块,使EVO Max 4NZ V2能够识别飞控干扰信号以及卫星定位干扰信号,赋予EVO Max 4NZ V2可靠的飞行稳定性。

A-Mesh组网解决方案

EVO Max 系列拥有业内首创A-Mesh组网技术,可实现无人机与无人机之间,无人机与地面终端之间多设备自由组网,支持“一控多机”、“主从双控”等多种模式,即便在长距跨越、障碍跨越,山头、建筑绕飞,甚至是无网络区域,也能实现网络内多设备自由组网,协同作业,突破常规无人机的作业边界,实现空地一体网络覆盖,从容应对复杂地形。

分区作业

支持两机双控实现无人机分区作业,提高飞行工作效率,并支持组网内无人机之间的相互协同避障,保障飞行作业安全。

信息共享

组网内的两台遥控器可同步监看无人机画面,主遥控器中使用的AI目标识别功能亦可同步显示在从遥控器中,此外,两台遥控器均可使用打点定位功能。

中继作业

在跨越山头、偏远地区等信号遮挡或信号弱场景下,无人机可快速部署作为移动中继通信节点,为远处另一台作业任务机提供可靠的信号支持,高效扩展通信覆盖范围。

Zonal Operations
Information Sharing
Relay Operations
支持两机双控实现无人机分区作业,提高飞行工作效率,并支持组网内无人机之间的相互协同避障,保障飞行作业安全。
组网内的两台遥控器可同步监看无人机画面,主遥控器中使用的AI目标识别功能亦可同步显示在从遥控器中,此外,两台遥控器均可使用打点定位功能。
在跨越山头、偏远地区等信号遮挡或信号弱场景下,无人机可快速部署作为移动中继通信节点,为远处另一台作业任务机提供可靠的信号支持,高效扩展通信覆盖范围。

应用领域

警用执法
治安巡逻
应急搜救
消防救援
宣传册下载

立即联系我们以了解
有关 EVO Max 4NZ V2的更多信息

  •          
  •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地址即表示您接受条款和条件。

* 用户在实施飞行操作前,务必熟悉并遵守当地相关法律法规,确保飞行器已获取相应认证并申请到合法空域飞行权限。

* 本页面所列出的各项参数指标,均基于EVO Max 4NZ V2在受控测试环境下测得的结果。请注意,在不同的外部环境条件、使用方式以及固件版本下,所测结果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,因此请以实际使用体验为准。

* 关于续航时间,该数据是在无风、无其他飞行干扰的条件下,将飞行器避障行为设置为刹停状态,且相机仅执行拍照动作,于海平面高度以8米/秒的速度持续向前飞行直至剩余0%电量时测得,仅供参考。为确保飞行安全,用户在实际飞行过程中应密切关注App的提示信息。

*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,中国、韩国等国家仅支持使用下视24G雷达(即安装在飞行器底部,用于向下方探测的毫米波雷达)。具体使用要求,请以所在国家的法律法规为准。

* 联系销售获取更多产品信息。